为什么说,共产党人是“红色气质”的?
“回到现场,与不朽相遇”《红色气质》上海读书分享会,昨天在上海书展举行。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教授、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吴海勇研究员,与读者分享了《红色气质》的阅读感悟。
《红色气质》一书由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组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
这是一部诠释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共通的精神气质的主题图书,不仅有众所周知的人物与故事,也有鲜为人知的瞬间和细节。
书中照片多数来自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很多是首次公开发布,光影之间,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和人物被永远定格,向读者诉说着文字无法抵达的瞬间与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红色气质》以讲故事的方式,生动再现了一个个舍生取义为大家的英雄人物。
刘靖北教授表示,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要有从战火中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怕牺牲的勇士,要有和平时期为国家富强民主、人民幸福、艰苦奋斗、抛洒热血的英雄。
“红色气质”用来形容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恰当,“红色”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底色,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燃烧的革命激情。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体现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红色气质上。
《红色气质》一书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和故事,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红色血脉传承的写照。书中的事迹和展现出的精神都是激励人们永远前行的强大力量。
吴海勇研究员表示,“红色气质”中的“气”,代表着气度非凡、气象万千。
《红色气质》书中很多珍贵的图片,给人带来很大的震撼和心灵的震动。
比如瞿秋白临刑前的照片,以及他和夫人女儿的合影;赵一曼与儿子唯一的合影等,这些都是真实可感的。
这些革命者在小家和大家之间不能两全,他们宁可失去自己的个人幸福,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利益,英勇就义。
这本书涵盖的绝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还涉及其历史内涵,一种伟大的现代精神中的革命精神谱系。
《红色气质》引领读者回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现场,与不朽相遇,感悟英雄人物平凡又伟大的故事,在书中寻找继续前行的力量。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