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上海”在松江举办。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历史节点,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回归党的诞生地和中国近代美术策源地上海,并特设了“上海美术”专场。
在“上海美术”专场中,专注上海美术研究的5名专家学者,围绕“上海美术的国家记忆”“上海国际城市的文化生态”“上海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等三个主题发表精彩演讲,从不同角度发掘并梳理了上海美术的发展历程。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艺委会副主任李超发表题为《上海美术的国家记忆》的演讲。
他提出,国家记忆是国家级的文脉资源,蕴含国家利益的主导性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其中记忆元素展现家国情怀、体现国家精神,成为民族文化复兴的积极力量。
“上海美术的国家记忆”以“新兴艺术策源地”为定位的历史文脉为主线,具有贯穿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主线(外来艺术融合、传统艺术延续、大众文化流布)的代表性,具有国际都市中移民文化所具有的内陆协同的引领性和国际交流的前沿性,具有工商业社会发展转型中形成的艺术与经济一体化的样板性。因此,“上海美术的国家记忆”具有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红色文化兼容并蓄的样态,充分说明了其中所具有的国家资源宝藏价值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艺委会主任李旭的演讲题目是《抽象艺术在上海》。
他提出,上海是当代中国抽象艺术实践的重要地域范本。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开埠的港口之一,这段历史为当地文化艺术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带来了必然的影响,第一所美术学校、第一次人体写生、第一个现代美术社团和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都诞生在这个西风东渐的新兴大都会里,绝非偶然。
由此他认为,上海在20世纪末开始逐步成为中国抽象艺术的重镇,也是情理之中的,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近三十多年来,抽象艺术已成为上海当代文化的典型象征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教师邱敏作了题为《艺术博物馆——打造城市的文化推进器》的演讲。
她提出,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性的功能空间,更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超大体量容器,艺术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推进器,不仅仅承载着历史人文的物质性记录,同时也是一个容纳闲人游荡的诗意空间,一个人与物相遇的故事空间,一个个性化的美育空间。当有形物质正在萎缩、消褪、消亡的时候,艺术博物馆是我们进入并体验这个城市的丰富细节的方式。
她以翔实的数据展示了上海在艺术博物馆建设及美育空间打造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提出了未来艺术博物馆建设更加宽泛的可能。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艺委会副主任汤哲明发表了题为《略说海上绘画的已知与未知》的演讲。
他认为,上海之外的学界长期存在这样一种认识,海派就是以任伯年、吴昌硕为代表,对近代中国画产生很大影响的地方画派,这种看法偏颇之处显而易见。任伯年与吴昌硕的巨大影响固然获得了后世的追认,但海上绘画在其绵延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中有许多重要的成就,今天仍未受到应有的关注。
为此,他从“上海开埠至1900年代租界成型”“1900—1920年代末”“1920年代中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1949至1990年代”等四个阶段,对海派绘画的已知与未知作了详细梳理。
上海文史馆馆员、原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徐建融的演讲主题是《松江——元代山水画的发祥地》。
他认为,元朝近百年间,太湖以东、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的浙西地区,即今天的杭(州)嘉(兴)湖(州)松(江)苏(州)(无)锡常(州),是当时中国经济最为富庶,文化最为发达的繁华之地。
即以绘画而言,元代最有成就的画家,百分之七十出生于这一带。如无锡有倪云林,苏州有朱德润、顾安、张逊、明雪窗、赵元、陆广、陈汝言,常熟有黄公望,松江有温日观、任仁发、曹知白、张中,嘉兴有吴镇、盛懋,湖州有赵孟頫、管仲姬、赵雍、钱选、唐棣、王蒙、胡廷晖,杭州有张舜咨、马臻、张渥、陈琳、陈鉴如、陈芝田、王渊、王绎······等。
而即使不是出生于浙西的名家,亦大多在这一带有过或长或短的生活经历,如大都(北京)籍的高克恭、李仲宾,淮阴籍的龚开,绍兴籍的王冕、杨维桢,宁波籍的柏子庭,台州籍的柯九思,福州籍的郑思肖等等。
由此他提出,一部元代的绘画史,实际上是一部浙西的绘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