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学课本中,鲁迅是被收录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祝福》……统编语文教材从小学到高中,共收入了16篇鲁迅的作品。
那么,当下的中小学生该怎么阅读鲁迅?语文老师们又应该如何对收录教材中的鲁迅先生的篇目进行有效解读和教学?
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鲁迅的七堂语文课》汇聚高校文学研究领域与基础教育界的名师,对统编语文教材中收录的鲁迅作品开展导读与讨论。
《鲁迅的七堂语文课》新书分享会日前在思南公馆举行。该书主编、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课程教材部语文教研员邹一斌,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詹丹,上海市特级教师郑朝晖,上海市特级教师樊新强与读者座谈,讲述了他们对鲁迅和鲁迅教学的理解。
该书主编邹一斌表示,《鲁迅的七堂语文课》的策划与虹口区鲁迅小道的起始点景云里有关。
景云里是鲁迅来到上海后的第一个居所。虹口区在景云里打造了景云书房,并找到邹一斌,请他从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入手,看一看和鲁迅的关系。
“统编教材中的鲁迅教学往大里说就是鲁迅教育,这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国思想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甚至中国基础教育史一直到整个中国语文发展史中,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他说,目前鲁迅作品在中小学课本中有16篇作品,我们当时设想以什么方式,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与解读,来为鲁迅教学教育探索一条新的路或者寻找一个新的方向。
邹一斌请来从高校学者到中学教师在内的大量名师,一起策划打造了“鲁迅的七堂语文课”这一项目。景云里场地很小,他们就尝试在网上集体备课、研讨,并将这个过程进行直播。
从2020年8月15日开始,这个“线上课堂”基本以两周一讲的频率进行传播和展现,经过一年半时间,他们完成了对这16篇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向整个基础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分享大家对鲁迅教育的想法。
这种形式在全国教育界开创了先河,这些研讨成果结集成为了《鲁迅的七堂语文课》。
该书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为对象,汇聚语文课堂里的名师课堂实录,既有詹丹、郑桂华、倪文尖、张心科等高校语文教育领域著名学者,也有乐燎原、樊新强、余党绪、成龙、郑朝晖等基础教育界语文名师,共同展现了语文课里如何教鲁迅作品、如何演绎共同备课、如何以批判性思维构建研究共同体、如何探寻整本书阅读策略、如何展开文本细读,从而打开不一样的鲁迅作品世界,从语文课走入鲁迅经典作品背后的社会百相和精神世界。
从鲁迅作品进入教材以来,对鲁迅的教学经历了明显的改变。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詹丹总结了1980年代前后中学语文教材层面鲁迅教学的几个转变。
他说,首先是对鲁迅的定位出现了从“圣人”到“人”的转变。如今理解鲁迅,更多是将其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来理解。
第二个转折是对鲁迅的关注完成了从“思想家”到“文学家”的转变。
第三个转折,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变得更加丰富,突破了以前比较传统的内容、形式的二元式划分。
他谈到,现在的学习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越来越重视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有一位中学老师就让学生先自读鲁迅作品并提出问题,之后再筛选问题,把有价值的拿到课堂上讨论。把课堂主动性交给学生之后,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仅仅就《孔乙己》一篇文章,学生们就提出了230多个问题。
在詹丹看来,《鲁迅的七堂语文课》中呈现的就是非常有创新价值的教学探讨。
上海市特级教师郑朝晖认为,文本解读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重要的是“两个心灵之间的相遇”。一个人提升阅读能力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才能够通过文本细读真正走进文本叙述者的内心。
他说,“我们把鲁迅从神坛拉下来,还原成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人,再去看文本,就会解读出很多细节。”
上海市特级教师樊新强指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是鲁迅教学中的重点,“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共读的过程,我们不是要给学生一个确定答案,而是要形成一种阅读力。”
“在《鲁迅的七堂语文课》中,这些共读和思考的部分会呈现得更加丰富。我们集聚了大学、高中里老、中、青三代教师学者,大家会一起探讨共读文本时的观点和看法。”
樊新强认为,这个教研的过程和课堂很像,语文教学不是为了给出一个确定答案,而是要提高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颖